连日来,桥头镇上林湖村村民胡杰刚购置的30余台线切割机床在欢快地运转着。胡杰以前是废塑料加工户,月加工废塑料六七十吨。年初,在镇村干部宣传动员下,他认识到废塑料加工环节对环境的污染,转行线切割加工。像胡杰这样在废塑料再生利用行业整治中积极转行的废塑料加工户桥头镇已有30余户。
废塑料再生利用行业在桥头已有20多年发展历史,共有1200多家加工户,从业人员近万人。该行业技术门槛低、加工方式粗放、污染排放严重,给该镇生态环境建设带来巨大压力。按照市里整治废塑料再生利用行业的统一部署,今年以来,该镇一方面抓面上发动,镇村两级召开各类废塑料整治动员会、座谈会50多次,印发宣传资料1万余份,组织专题文化宣传活动20多场,并开展了“小手牵大手”环保征文等活动,在全镇营造出浓厚的保护环境和整治废塑料非法加工行为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为促进废塑料加工户自行整改,镇村组织干部逐家逐户做加工户的思想工作,在整治工作实施之前户均上门3次以上。通过广泛宣传引导,该镇形成了群众支持、参与和监督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为推进整治工作,该镇精心制定了实施方案。抽调12名同志成立专项整治办公室,并建立“分线包片助推”工作机制,把整治任务落实到每位镇班子成员、机关各联村组和所有村。在市环保、供电、工商、国土等部门的指导帮助下,该镇在4月底率先在全市开展了先行取缔集中统一行动,出动镇村干部900余人次,保安、城管队员、民兵300余人次,至6月底先行关停了255家污染特别严重的加工户。7月份进入强制取缔阶段后,该镇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对其余废塑料非法加工户实施关停。
针对我市家电、化纤行业对废塑料需求旺盛的实际,该镇在依法整治的同时,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加工户提高工艺水平和环保处理能力,逐步向行业骨干企业发展。目前,该镇已有95家废塑料加工户按照市里统一标准通过环保审批,从村庄转移到工业集聚区发展。地处桥头镇域东部的浙江再生塑料产业基地也在抓紧建设之中,到年底厂房可全部结顶,部分可在年前投用,即将为废塑料加工户提供一定发展空间,也为废塑料行业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同时,镇里组织开展烹饪、电工、模具设计、电脑操作等近10个工种的技能培训,引导群众掌握职业技能,拓宽就业门路,目前培训工作已开始报名。
通过半年多来的努力,该镇废塑料再生利用行业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清运出路边屋旁废塑料垃圾3000多吨,村庄变得干净了;粉碎废塑料的噪声、造粒产生的臭味消失了,排向河道的污水也减少了。为巩固拓展整治成果,该镇在强化日常监管队伍的基础上,设立有奖举报机制,制定长效监管办法,保持整治高压态势,推动专项整治转为常态管理。 ( 慈溪日报 )